谁的朋友圈里没几个微商?三无面膜,毒鸡汤是他们的标配;在家带孩子没有一技之长的全职妈妈是他们的形象;总之,说起微商,人们普遍的印象是门槛低、质量差、强刷屏、行业low。
要说这世界变化快啊,当年品学兼优的学霸成了傻读书领死工资的剩女,当年逃课作弊的学渣反倒因为做微商,朋友圈里一派年轻美貌、事业有成。用微商界的金句来说,“宁愿做个炫富的微商,也好过当个仇富的loser”。
那么问题来了,被很多人看不起的微商是怎么“凭借自身努力,登上财富顶峰”的呢?
有人说,微商就是传销
做微商的多炫富,为什么?就是要刺激你,要让你羡慕嫉妒恨,恨自己怎么没这么有钱,恨自己没有早跟他一样做微商。等到你想要成为代理、想要他带你飞的时候,他的目的就达到了。随手截一个这类微商的朋友圈,基本都是这种风格。
很容易发现,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代理上,而不是产品和消费者。因为他们赚的就是代理的钱啊。
■ 有品牌方这么干。最常见的是由品牌组织旗下高级代理豪华游,住五星、包游艇、看世界,名为“福利”,实为猫腻。因为参加旅游的代理要么先买几万的货,要么交几万的旅费。如果你觉得和同道中人一起出游,又能有炫富素材,花钱买高兴,那接着品牌方有的是办法让你受刺激。凭什么你能坐前排?花钱补货。你开的是玛莎拉蒂吗?补货就是实力。一趟旅游下来,品牌方非但不花钱,还能赚回几千万,至于货嘛,就被各位壕代理囤下了。据圈内人透露,这样的微商品牌,虽然确实有产品,但80%由微商代理内部消化,只有20%卖给消费者。
■ 有平台方这么干。比如曾经风光一时的云集微店。在去年整改前,基本玩法是:新店主需缴纳365元/年的“平台服务费”,然后邀请新店主,邀请量达到160名新店主即可升级带团队,团队人数达到1000人可再升级为合伙人。不断升级的好处是团队每新增一人,可从其缴纳的365元中抽走70~170元,并可获得其商品销售利润的15%。这规则和传销的“人头费”简直不要太像。
整改之后,云集换汤不换药,把新人缴纳的平台服务费改为购买“开店大礼包”,为了合规,把层级改为三级(法律规定,三级以上定性为传销)。结果,由于层级削减、收入封顶,云集的大店主们不干了,纷纷带领自己的社群出走别家平台,比如达令家。但问题是,达令家也有三级限制,这种赚代理“人头费”的模式总有天花板。
其实,微信天然适合分销
所谓微商,其基础是移动互联网空间,其工具是社交软件,其核心是人的信任。2017年5月6日,支付宝后台正式开通微商进货服务,被看做是阿里进军微商的标志。
无论是腾讯还是阿里,微商真正的价值在于这种社群模式天然适合分销。就像《我不是药神》中跳钢管舞的那位漂亮妈妈,同时也是一位社群大佬。正是靠着她的连接力和影响力,徐峥的药才能被信任,才能那么快被卖出去。用区块链中的说法,这样具备社群运营能力的人就叫“超级节点”。
第一个进军微商的知名品牌韩束,曾提出过“微商五条”。
“需求真实,产品有品质保证,假冒伪劣,没有质保条件不是微商;自己或亲人使用,无体验分享的不是微商;信息节制得体,骚扰不是微商;渠道为正常层级,无限发展渠道层级牟利不是微商;为更好的生活而不是一夜暴富,成功学与大忽悠不是微商。”
这五条中,特别强调了体验分享的信息传播,因为这正是微商模式区别于淘宝模式的一大特点。基于社群的信任感和“超级节点”的影响力,货就刷刷卖出去,效率明显高于传统分销渠道。
所以,在未来,懂得运营社群的人将会很值钱。
注意,小程序生态渐成
8月15日,腾讯发布了第二季度业绩。数据显示,小程序及微信支付的使用场景迅速扩大,带动微信的日活跃账户的增速超过月活跃账户的增速。同时,微信朋友圈和小程序方面的广告资源增加。其实,这份财报中隐藏着一个未来的趋势。
我们知道,由于微信的社交功能而衍生出巨大的红利,所以有了这么多微商。但也正是因为微信的核心价值是社交功能,强调用户留存和活跃,就会在开发其商业功能方面表现地非常谨慎。说得直白点,微信本身不会成为卖货的据点。
所以,微商未来的发展需要小程序来承载。这一点,我们从微信免费开放小程序开店功能也能看出来。腾讯希望增加入驻小程序的商家数量,进而提升小程序的服务能力。而小程序也将从纯线上使用场景发展到线下,帮助线下商家的线上露出。事实上,京东和腾讯合作的“京腾无界零售”,以“微信小程序+京东零售科技融合线上线下交易场景”已经在朝这个方向发展了。
微商过去几年的野蛮发展造成的混乱无序让这个行业广受诟病,直到现在也没有摘掉“传销”、“杀熟”的帽子。但是,微商的商业逻辑确实有符合互联网商业未来发展趋势的部分。随着行业“大清洗”的深入,没有可靠产品的、没有强大供应链的、没有优秀团队的微商,无论曾经多么辉煌,都将出局。留下来的,必然是懂得在“社群优势+020场景”中创新商业模式的“超级节点”。而他们,在创造巨大商业价值的同时,将全面刷新我们对微商的认知。
理财干货,随手掌握